信息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铜川市交通运输局以“四个三”机制谋划推动项目服务转型发展

来源:铜川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2-11-09 01:40:16 点击量:2528

近年来,铜川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争项目就是争位次”的理念,坚持“谋划储备一批、主动争取一批、前期推进一批、成熟落地一批”,以高质量项目为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坚实交通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487公里,公路密度115.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成“五纵五横”(高速公路“两纵一横”、国道“一纵一横”、省道“两纵三横”)的路网骨架,铜川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外联经济大动脉基本形成。

      一、“三个立足”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

      一是立足政策机遇谋项目。抢抓交通强国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西安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及时制定《铜川市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以轨道交通“提质扩能”、高速公路“贯通扩容”、普通国省道“升等改造”为重点,“十四五”期间共谋划交通基础设施项目70个,其中重点项目33个,投资规模428.57亿元,目前已落地重点项目12个,投资规模247.77亿元。

      二是立足产业发展谋项目。围绕产业项目、旅游业发展,重点谋划一批“产业路、旅游路”,以联通促发展、以畅行促畅游。高质量谋划铜川新区至王石凹、宜君县鸿运祥铁路专用线等轨道项目5个204公里,新材料产业园经一路、印台区关家咀至王益区安村建材运输专用公路等项目10个172公里,进一步夯实园区发展交通基础,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高标准建设耀照、耀旬红色旅游路、川口至陈炉公路,全力打造红色游、乡村游“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三是立足服务民生谋项目。聚焦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紧紧围绕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路网连接工程,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畅通“微循环”。谋划新建和改造县乡公路、村组道路1186公里。完成川口至瑶曲公路、彭镇至宜君公路等县乡公路改造提升、30户以上自然村通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672公里,全市四个区县均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二、“三个主动”打好项目争取“组合拳”

      一是主动汇报争取项目支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分管领导每周对接、业务科室随时沟通,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衔接、汇报,一环扣一环、一层追一层,紧盯不放、跟踪落实,不断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目前22个重点交通项目已列入中省重点项目盘子。积极对接省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并多次赴京争取国铁集团支持,将西延高铁铜川站站场规模由2台4线调整为3台7线、站房面积由6000平方米调整至12000平方米。

      二是主动推进纳入空间规划。为确保交通项目尽快落地开工,积极对接省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单位,及时更新项目数量、规模、坐标,妥善解决空间冲突,确保2021—2035年谋划实施项目全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同时,充分抓住省市“三区三线”划定窗口期,多次与省级部门核对项目清单,精准提供项目用地坐标,确保后续项目建设预留充足土地空间。  

      三是主动推介拓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省政策补助资金,主动与金融机构对接联系、会商座谈、推介项目,采用PPP等模式,吸引金融资本和更多社会投资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争取中省补助资金32.5亿元,引进社会资本25.15亿元,争取发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专项债券8.1亿元,落地PPP项目6个,占全市PPP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五年来交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54.56亿元,成为全市促投资稳增长的有力支撑。

      三、“三个强化”按下项目前期“快进键”

      一是强化专班推进。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张作战图”推进机制。通过专业机构科学论证,引入专家评审,结合交通发展规划,按照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优先、保障要素优先原则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包抓领导定期督导,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晾晒成绩,交账评比,压茬推进。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厘清思路,完善计划,明确责任,做实做细项目实施前期工作。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围绕项目用地预审、选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勘探、地质灾害评估、水土保持等20余项前期手续,积极对接项目属地及前置要素保障部门,主动上门会商,逐个盯办要素、逐个解决问题、逐个攻坚困难。针对用地政策收紧、办理程序繁杂的情况,编印《铜川市交通建设项目用地手续办理操作指南》,进一步提高报批效率。

      三是强化清单管理。建立程序清单、任务清单、进度清单,颗粒化清单化推进重点项目。“程序清单”明确项目谋划、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招标等审批程序,确保合法合规;“任务清单”明确报告、方案、前期手续等资格和业绩要求,公开择优选择合作单位,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进度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限期完成,超期督办,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

      四、“三个保障”干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一是党建引领保障。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书记派驻标段上”,成立项目管理处的同时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实现交通项目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的领导和监督。临时党支部和“第一书记”成为重点项目“推进器”,党支部抓党员学习、抓党员管理,党支部书记带领项目管理处全体党员带头破解难题、带头服务群众,在征地拆迁、推进协调、施工管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二是人才技术保障。选派20余名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骨干担任重点项目负责人,抓征迁、抓保障、抓安全、抓质量、抓进度、抓形象,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共19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市突出贡献专家10人、正高级职称6人,获得部、省、市级科学技术奖40余项,2项成果被国家行业规范采用,4项成果已纳入陕西省地方标准,人才队伍成为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的“金字招牌”。   

      三是质量安全保障。制定《铜川市交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六位一体”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质量问题“可查证、可追溯”。积极推动“四新”技术应用,开展平安工地创建,压实建设、施工、监理各方安全责任,强化岗前培训,落实安全交底制度和安全管理专项资金,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创优、工程建设安全稳定。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