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宣教中心
发布时间:2011-05-24 18:01:37
点击量:2372
没到新疆之前就听说过那里春夏季风沙大,公路施工条件艰苦,但从没想像出风沙到底能大到什么程度,也没想像出生活和施工条件能艰苦到什么程度。等到实际踏入这片土地,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才对听说的东西有了一种切实的感受。同时内心也萌生出了对自然的震撼和对人的敬意。
5月17日,记者随同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党委书记侯军亭来到新疆托克逊县,这里有他们援疆代建的一个工程项目——托克逊至乌拉斯台二级公路项目,目前项目即将展开全面大干,他是来沟通协调一些前期工作的。在从乌鲁木齐赶往托克逊的路上,我们第一次领教了新疆风沙的厉害。大风裹挟着松散沙粒打在车身上沙沙作响,路旁行人身上的衣服被风灌得全部膨胀开来,人背对着风而立几乎要被风推着跑。先期到达的设计院党委副书记王之安是个“新疆通”,据他介绍,这样的风还不是最大的,这里全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年均风速2.8m/s,最大风速瞬间可达37.0m/s,8级以上大风100-120天。现场体验加上情况介绍,记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咋施工?
省公路设计院副院长周彦军是托克逊至乌拉斯台二级公路代建项目的指挥长,他的介绍,让记者对这个项目有了更深的了解。托克逊至乌拉斯台二级公路项目位于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境内,项目纵贯天山中部,全长184公里,起点位于托克逊县境内,接既有S301省道,终点在和静县乌拉斯台与G216国道相连。该项目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57712”工程中五横的第五横,即哈密-吐哈煤田-和静-伊宁-清水河(长度1254公里)项目的组成部分,是自治区资源开发跨越式发展的“西煤东运”通道的一部分,是一条重要的横贯东西的干线公路,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将乌鲁木齐黑山煤矿工业区、托克逊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和静县旅游区等衔接在一起,带动天山南坡经济带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有效推动乌鲁木齐地区与吐鲁番地区、巴州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能够承担项目区域间、省际间中长距离运输,为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运输服务,同时还为应对国防、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提供快速的陆路交通保障。周彦军说:“无论是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本项目在全区公路网中的功能和作用,这个项目的交通发展潜力和实施意义都很重大。我们作为代建方,无论是从讲政治高度还是展现陕西形象高度,都要责无旁贷地履行好职责,将它如期建成、建好。”
但是,他们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建设环境呢?据悉,该项目大部分路段穿行于戈壁滩和山谷之中,里程长,高差大,起点处海拔高程44.2米,终点海拔高程2645米,最高点奎先达坂海拔高程3260米。路线范围内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有:崩塌和碎落、泥石流、路基水毁、风吹雪、涎流冰、风沙、坎尔井等。沿线乡镇居民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为了早日建成该项目,把沿线县乡、村镇特别是天山中部地区与经济发达的乌鲁木齐及天山北坡经济带有机连为一体,早日改变沿线山区贫困面貌,促进沿线人民早日脱贫致富,代建指挥部从进驻的那一日起,就发扬“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的陕西交通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快速完成了驻地建设和项目施工的其他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刚来时,只有三层空空的房子,地上都是厚厚的沙土,刷墙、打扫房子、买文件柜、买窗帘、买床、买锅碗瓢盆,什么都是我们自己动手,一点点地才建设起现在这个温馨的家”周彦军介绍说。记者在指挥部看到,办公区、宿舍区、会议室、中心实验室、食堂等一应俱全,墙上挂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职责和路线示意图清晰完善,而指挥部则更像一个蜂巢,早上所有工作人员精神抖擞地从这里“飞”出,各自去完成各自的事情,晚上又一窝蜂地回到这个“巢”里,交流一天的工作,汇总一天的信息。
几天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在指挥部看到的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试验段和几个工区施工现场,听到最多的是全面加快的要求。当记者询问目前还面临什么困难时,周彦军指挥长说,曹森书记、冯西宁厅长、赵新民副巡视员等省厅领导和石飞荣院长等院领导非常重视这个项目,先后都到项目上来检查慰问,这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和鼓舞。同时,近年来陕西的工程建设一直处于加快状态,大家也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工作。虽然目前我们还面临工程变更批复慢、施工环境差等一系列困难,但我们已经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三年工期两年完,一个是在全国所有代建项目排名中保六争五。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完成这两个目标”听周彦军说这句话时,记者从他和周围工作人员人员眼中看到了坚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