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白起故里的搬迁户

来源:省高速集团 发布时间:2011-04-28 00:38:20 点击量:9635

    一个春日的早晨,小张——我同宿舍的环境保障(征迁)部员工——6点多就起床了。我感觉很奇怪,问他为何起这么早。他说今天是宝鸡眉县常兴镇白家村安置点居民乔迁之喜,自己应邀前往。据说这白家村安置点,乃秦朝名将白起的故里,我便莫名有了一同恭贺的想法。     

    白家村距离西宝改扩建项目管理处西段项目组驻地大约有半个小时车程。迎着煦暖的晨光,伴着喜鹊喜庆的脆明的,我们直奔白家村而去。一路上,小张饶有兴致给我讲起了当初白家村拆迁的情景。

    第一次到白家村进行拆迁动员,村民根本不予理会。于是,小张他们一行人挨家挨户敲门,讲拆迁补偿政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征迁工作进度仍旧缓慢,十几户村民房屋拆迁工作举步维艰。这个时候,他们真正体会到没有人理是多么的冷清,多么的无助。虽然不断遭吃闭门羹,可小张一伙人不气馁,反而激发了工作热情。他们一方面向拆迁户耐心细致地宣讲和解释有关拆迁、安置补偿政策,一方面给村面算国家建设、地方发展的大账,以及村民家庭变迁的小账。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他们的诚意和态度感动了拆迁户,小张分明感受到被拆迁群众从开始的对抗、拒绝、不理解正在慢慢地发生着向好的转变。

    小张笑着问我,有没听说过“饿肚子工作法”?我一脸茫然。小张解释说,因为拆迁户多,有时忙到吃饭时间,人家问咱吃饭没有,咱得说吃了,咱不是怕惹人家不高兴吗?结果呢,人家全家吃着饭,咱饿着肚子讲拆迁。人家吃饱了,咱也快饿昏了。不过,工作总算做通了。这饿,也值!

    正说得高兴,车已到了目的地——白家村安置点。这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新建街道两旁,矗立着一栋栋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房;并且各家各户门前都挂着红红的灯笼,气氛热烈而喜庆。

    当我还在欣赏和感叹着安置点的美丽漂亮时,小张已经将我带到了村主任王增建家。村主任把我们请进了装修古朴而又大方的客厅,并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安置点居民的乔迁情况。

    说话间,安置点的一居民走了进来。看见小张,此人显得特别兴奋。我疑惑地看着小张一探究竟。小张便介绍说,来人叫王喜生。不等小张细述原委,王村主任插话进来讲起了有关王喜生家的拆迁过程。

    原来王喜生是当时白家村拆迁工作中的最难“钉子户”。他家的房子是新建的,盖房时吃的苦受的累就别提了,关键是还等着给儿子娶媳妇用。眼看着新房一夜之间就要全部拆掉,平心而论,搁谁也想不通。

    王村主任说,当初拆迁房屋时王喜生很蛮,坚持说按照相关标准,拆迁补偿根本无法修建其原有面积的房屋。小张多次上门给他做工作都无功而返。后来,小张详细了解了王喜生建房时的具体情况,便主动找到王喜生丈量了他家的房屋建筑面积,并给他做了一个详细的预算。看着详细的预算书,合理的计算数据,王喜生心中的疑虑顿失,再没有在费用上提出过任何要求。不仅如此,小张还尽力协助王喜生家盖新房。为了能让粉刷涂层尽快变干,不耽搁王喜生儿子的婚期,小张自掏腰包买了两个电炉子为房间加热。和谐征迁自然天随人愿,王喜生一家最终和大家一起喜迁新居,儿子的婚期也没耽误。

    听完王喜生家的故事,我对小张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打消村民的疑心,让村民拆得放心,迁得喜心,住得舒心,小张等西宝高速公路建设者做得更多,他们甚至免费为村民修路、通水、通电。

    当新房在西宝改扩建征迁人员、协调办、地方政府、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建成后,像王喜生那样的搬迁户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那房子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修建的,整齐划一,漂亮大方。而且距离高速公路从原来不过5米迁至现在300多米。王喜生说,原来睡觉总被汽车声惊醒,现在再也不用为噪音而烦恼了,每天都能睡上安稳觉。

    回想这些村民的搬迁过程,小张颇有感触。当时多数村民因为各种原因都不愿意搬走,他们到各家各户登门调查不下30次,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有一天电视报道某省一条高速公路某处的事故车辆冲入高速路边农户家,造成一死一伤,村民才真正理解了小张的话和良苦用心,最终十几户村民放弃了自己所谓的“风水宝地”,选择了现在更为安逸的安置“福地”。

    就在我津津有味的听着白家村征迁户的故事时,门外传来了“噼里啪啦”鞭炮声。搬迁户们以这样传统的方式庆祝自己的新迁之喜。我从这鞭炮声中听到了他们对现在和谐生活的赞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随着这鞭炮声……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