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十天高速公路安康东段控制性工程汉滨汉江大桥建设纪实

一桥跨南北

来源:省高速集团 发布时间:2011-03-22 01:59:47 点击量:13610

     自刘邦斩蛇起义,入主汉中,建汉称帝,汉城、汉渠、汉书、汉赋等汉文化的神韵四海美誉,照彻古今,绵延三千里人汉江河畔不仅留下了女娲、伏羲、虞舜、大禹、庄子、鬼谷子等上古圣贤的足迹,科技、医学、外交、音乐等领域也群星璀璨、人才辈出。2011年3月15日,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记录下了一段振奋人心的华丽乐章---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鄂陕界至安康段控制性工程--汉滨大桥双幅合龙,一道靓丽的长虹横跨汉江南北,将秦巴与荆楚再次交汇,使大江两岸的经济、文化再度融和。

迎接挑战

     汉滨大桥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建民镇,横跨汉江干流,全长1844米,主线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工程总量包括桩基146根,墩柱60根,承台22个,系梁27个,盖梁33个,箱梁预制135片,连续钢构142块,路基土石方1085万方,总造价1.38亿元。

     安康市汉滨区的历史,追溯远至秦惠文王,惠文王12年,攻楚,取地六百里,置郡,郡府设在安康市汉滨区,直至东汉末迁至汉中南郑。如今的汉滨区虽无六百里,但在省内区县中当属首屈一指。建民镇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城乡结合部,四周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通讯网络星罗棋布交织,江南岸有安康市自来水厂蜘蛛网般的地下管网,有双龙潭度假山庄和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养殖场,江北岸有襄渝铁路高压专线,汉江水波粼粼,四野山黛如墨,周边民居错落,高楼林立,征地拆迁工作细琐繁杂。

     2009年3月18日,汉滨大桥7、8号墩开钻动工,但土地丈量、清点附着物、拆迁房屋、管线、迁移墓地等工作举步维艰,交通运输厅、集团公司多次与安康市政府沟通协调,安康东管理处按照先易后难,优先解决影响主线工程问题的原则,与安康市协调办、汉滨区协调办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逐级动员部署,重点特殊拆迁物安排专人负责,但沿线特别是汉滨区征地拆迁涉及部门多,群众想法多,环境风俗社情民意复杂。为推动工作进展,处长王航、主管征地拆迁的副处长张永刚心急如焚,夜不能寐,苦思冥想,殚精竭虑,直到10月份,汉滨区2365亩建设用地完全交付,共拆除房屋409户、特殊拆迁物48处,2273棺坟墓全部迁移,协商签定征地拆迁补偿、文物保护、电力电讯线路迁改等10余项协议,工作面全面展开,两人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如果把高速公路建设比作一场战役,征迁工作就是战争的先锋,更是旷日持久的“外交搏弈”,业内人士形象地称:征迁如攻城,建设似治国。说起为确保汉滨大桥建设所作的征迁工作,大桥承建者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十天线安康东52合同段负责人说,高速集团和管理处领导虽不如秦惠文王的雄才伟业,攻城略地,却为建设进展荡平了道路,开拓了大局。

攻坚克难

    历经雪压霜打后,才得梅花扑鼻香。成绩的取得、收获的喜悦往往伴随着奋斗的艰辛,过程的苦涩,汉滨大桥建设也是这样,困难重重,步履维艰,但最终完成了蜕变,化茧成蝶。

    汉滨大桥北岸地处月河、汉江交汇处,上游40米为市自来水厂,下游100米有座庙宇,无法开凿施工便道。困难没有办法多,为加快进度方便施工,管理处、施工单位想方设法,最终搭设起贝雷梁钢栈桥横跨汉江,栈桥基础采用直径630×10毫米的钢管桩。335米的钢栈桥横跨汉江干流,如同一条施工“生命线”。

     汉江水匆匆流淌,水下河床地质复杂,岩基变幻莫测,大桥4、5号主墩地处汉江主河道,受汉江汛期影响严重,施工组织及技术难度极大。主桥钻孔桩为深水基础,有36根深水桩基,钻孔桩直径2.2米,桩长45米。河床为卵石层,钢管桩不易下沉,为加快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建设者就在水上搭设起钢平台,用45吨浮吊配合120吨的震动桩锤打入卵石层,再配合冲击钻成孔,利用平台埋设钢护筒,有效地克服了桩径大、孔深的难题。

     右幅5号墩深水桩基施工时,因地下空洞导致串孔,为调查事故原因,弄清江底地质情况,以便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专门聘请专业潜水员深入江底,管理处、监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根据潜水员提供的数据材料现场“会诊”,现场确定方案:加长钢护筒,重新开钻,回填砂浆。当时正值8月份,晴空万里,烈日炎炎,炙热的阳光下,现场人人汗流浃背,脸上先红、后痒、再爆皮,但没人喊苦,没人退缩,为节约时间,抢赶进度,项目部把盒饭直接送到工地,大家简单用餐,继续加班加点工作,18根桩基,从注导到完工,一鼓作气,一气呵成。

     3月份的陕南雨水稀少,阳光明媚,桃花、油菜花竞相开放,是大桥合龙的最佳时间,合龙段混凝土施工应在一天中的最低气温时进行,3月15日20时,在陕西高速集团、安康东管理处及监理单位的共同监督下,汉滨大桥右幅合龙段砼浇筑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两台砼泵对称输送,历经4小时,浇筑混凝土26方,继1月12日左幅主跨合龙之后,右幅主跨顺利合龙,经严密监测实量,标高、线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搏龙降水

     滚滚汉水向东流,滋养着秦巴秀山,哺育出花样儿女。而一江清水送北京,更是让华夏大地沐浴着汉江的清润芬芳。但世间无物皆有利弊,每年四至九月汉江汛期,堪称母亲河的汉江却让汉滨大桥建设者受尽了磨难,吃尽了苦头,2009年6月,一场洪水,河床内15台钻机被冲毁8台,桩基施工严重受阻。

     到了2010年,建设正当如火如荼,汛期又至,陕南7.18特大洪灾百年不遇,导致交通、电力中断,宽带、移动网络中断,地方路、桥损毁塌方。连接汉江南北两岸的施工便道--钢栈桥被冲毁,汉滨大桥建设“生命线”被切断,现场200余吨钢材被冲走,3000多万元的损失让52合同段遭受了灭顶之灾,工地全面瘫痪。

     建设过程中,由于汉滨大桥特殊的地理位置,安康东管理处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原则,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夯实责任人,一抓到底,每年四月份汛期开始便开展大型防汛抢险演练。2010年7月17日,根据安康气象台预报,管理处连续以紧急防汛通知、电话通知、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发布暴雨预警,处长王航、副处长张永刚、张宏江、蔡鹏宏分头检查各单位防汛工作落实情况,全体参建人员坚守工作岗位随时待命。洪灾发生后,省交通厅副厅长胡保存、总工程师冯明怀及陕西高速集团董事长靳宏利、总经理王登科冒险深入受灾一线,慰问参建人员,鼓励大家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积极开展抗灾自救。管理处领导以最快速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连夜研究确定灾后恢复施工方案。夜深了,雨住了,但工地现场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却人未眠,灯未熄!

     雨后江水落潮,江风凉爽,经过紧急抢修,塌方清除了,便道打通了,大电供上了,临时架起的线杆灯光昏暗,朦胧灯影下的建设者挥汗如雨,短短15天,南岸高坡到4号主墩之间的吊桥、北岸的索桥搭设起来,拌和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生产逐步恢复正常。5个月汛期,洪水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苍天磨砺着建设者的勇气,水涨我退,水退我进,大桥建设者与天斗,与水斗,也与自己的意识斗,滂沱大雨中,崎岖山路上,安康东管理处带领施工人员上演着2010年的“大禹治水” ……

精细管理

     “小事成大事,细节成完美。”没有细节的精细就不可能有整体的优良,薄弱环节往往是制约和影响工程质量的弱项或瓶颈。2010年是安康东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年”, 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是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按照集团公司《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管理处分解细化管理要点,落实责任到人,加强监督检查。监理单位加强现场监理力量,手把手指导工人施工,加强工序控制,施工单位严格执行“三检制”,确保工程质量。

     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连续刚构,顶宽16米,底宽8米,最大跨度140米,悬臂施工梁段距地面高度40余米,跨越汉江,属特级高空作业,为保证质量,采用8个轻型三角挂篮同时施工,挂篮就位后,用经纬仪、水准仪严格检查各测点的空间位置及标高。已浇筑完成的箱梁,再进行长度测量,要求误差绝对不能超过5毫米。11月份,陕南刚刚跨入冬的门槛,但全部挂篮却早早搭建起保温棚蒸汽养生;大桥共有8个主墩,主墩承台为13.6×13.6×4.5米的大体积混凝土,一个承台方量为820方,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时采用冷却管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混凝土质量。

     安康地处陕南,夏季日照强烈,持续高温,冬季早晚温差较大,为避免刚构桥连续梁阳面和阴面由于温差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对桥梁结构造成损坏,管理处果断决定对连续梁和空心墩表面刷漆,把梁体和墩身阳面刷成反光的白色,减少砼对温度的吸收,阴面刷成灰色,达到减小阴阳两面砼的温差的效果,即保证了桥梁的美观,又减少了光照温差对刚构桥结构安全的影响,达到了安全与美观的统一,建成后的汉滨大桥,横跨两岸,遥对三桥,凌波江面,倒影水中,将成为安康市内一道靓亮的风景。

     汉江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如果把十天高速公路建设比作湍急流淌的汉江,汉滨大桥的合龙只是江中的一朵浪花,而安康东项目一万五千名建设者都是江中多彩多姿的浪花,大家团结奋进,众志成城,为确保高质量按期建成通车努力拼搏,追寻着精神家园的执着,承担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历史使命。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