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实现共享
为了整合交通行业信息资源,打破业务管理条块分割局面,实现资源共享,规范行业管理和优化流程,以重点解决国家、行业和百姓关心的突出问题,使交通管理部门能够在更高的起点上为行业管理、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交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2007年4月交通部开展了“省级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的推广工作。
近年来,我省交通系统主要行业管理部门已建成了公路路况信息服务系统、省交通征费稽查联网管理系统、联网收费管理系统等业务管理系统以及陕西省交通厅网站、陕西公路路况信息互联网服务系统、陕西高速公路信息服务系统等公众服务系统和已验收的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已经实施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和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管理系统。这些系统拥有大量的行业管理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无法跨行业、跨部门进行共享,无法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应用。随着我省交通行业信息专网的建成运行,以及行业管理及公众服务意识的提高,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资源整合的时机已经成熟,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工作迫在眉睫。
2007年11月交通运输部通过方案审查和比选确定我省为西北唯一的推广工程承担单位,并批复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1月批复了省厅的初步设计文件,明确了我省推广工程的建设内容,目前项目正在加紧实施。
充分借鉴其他省份示范工程成功经验,结合我省交通信息化发展现状,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网络基础设施,以交通管理者与公众的需求为导向,以整合交通信息资源为主线,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报送机制,通过建设公路建设综合管理系统、综合运行分析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等,全面增强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决策分析能力与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公众出行服务质量和水平。
明确目标 推动建设
按照交通运输部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我省即将实施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个数据中心和四大应用系统。
省级交通数据交换与共享中心。整合全省交通行业公路、运输、征费、收费等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抽取、分析后,形成包括公路交通电子地图、公路基础属性数据、动态路况数据、建设项目数据、交通规费征收数据、道路运输数据等基础数据库,初步形成省级交通数据中心,为基于整合工程的各应用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平台。
公路建设综合管理系统。升级交通投资计划与统计信息管理及公路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全省公路建设项目的动态管理;建设公路建设企业单位信用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对陕西省高速公路重点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信用的管理。
综合运行分析系统。运用GIS平台,建设公路建设与统计分析、高速公路路网运行分析、交通规费征收情况分析、超限超载治理综合分析、道路运输综合分析五个子系统,实现多种综合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分析和决策能力。
应急指挥系统。对高速公路重点桥梁、隧道及周边路网、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运行状态监视,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及时将现场监控图像切换至应急指挥中心,初步建成应急指挥系统,为应急指挥人员处理突发事件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统一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以多种方式和手段为不同人群提供交通基础服务设施信息、路况信息、公路站场、道路运输和出行策划等信息服务。
注重实效 提升服务
借鉴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经验,结合我省整合工程建设任务和信息化现状,确定工程建设以“对内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对外提升公众服务质量”为原则。
重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减少重复投资和浪费。对各行业现有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完善已建业务管理系统,同时尽快实施高速公路光纤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快全省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全省治超综合管理系统、路政管理信息系统、路况信息采集报送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建设。
强化服务能力,有效的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管理决策能力与服务水平,并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
注重应用实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需求迫切、成效明显的应用系统作为建设重点,务求实效。
保障长效运行,建立运行保障机制,制定完善的数据采集报送机制和方法,将数据的采集与报送作为长期的业务工作,纳入到各单位的年度考核中,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确保系统长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