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我国物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0-10-10 04:55:37 点击量:4470
我国物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说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产品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企业管理理念之一的话,物流和供应链管理(L & SCM)则是服务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企业管理理念之一。因此,尽快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就不仅是本行业的诉求,更是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助推国民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紧迫任务。
 1.面临的机遇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明确提出“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同时,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任务。具体包括“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这就给我国物流业的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我国国民经济仍将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根据“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十一五”期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7.5%,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我国GDP将达到26.1万亿,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43.3%的水平。即使按照乐观的估计,届时我国社会物流费用总额占当年GDP的比重能够下降到17%的水平,也将发生44370亿元的年度物流费用,这必将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运作空间。同样,外向型经济所产生的巨大的进出口贸易额,也将为我国物流业的“走出去”和国际化提供市场支持。
  三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按照“十五”规划的要求,仍在建设之中的“八纵八横”的铁路主干线、“五纵七横”公路国道主干线,以及45个公路主枢纽、130个公路集装箱中心站和中转站、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43个主枢纽港口等将共同构成我国一体化的综合运输体系,并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通畅、高效和安全的基础设施条件。
  四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通过改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也就是通过更广泛和更深刻的经济协作和资源整合来改变曾经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必然的发展战略选择。因此,企业物流外包的意愿会越来越强,但同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必然会促进我国物流业通过结构调整尽快走向成熟。
  五是在扩大对外开放和大量引进外资的背景下,跨国企业及其物流和供应链伙伴在我国市场的运作,虽然给本土物流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但也给我们提供了通过交流、互动、对抗、协作、联合等方式与国际标杆直接接轨的机会。这非常有利于本土物流企业在国际化竞争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市场边界,更好地展开与跨国物流公司的合作和竞争,以便更好地确定市场战略定位。
  六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企业制度、财政税收和金融管理体制等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的协调运作,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在总体上将进一步改善。
  2.面临的挑战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虽然我国物流市场的需求潜力巨大,但物流企业的服务还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包括服务理念跟不上、服务品种有限、专业化水平欠缺、资源整合能力不够,以及应变能力不强等。比如,虽然我国目前每年的进出口量很大,但出口贸易80%以上是FOB条款,进口贸易80%以上是CIF条款。因此,运输基本上是两头在外。而外方一般都指定外国班轮公司和货运代理公司安排运输。这种状况不仅意味着有80%的利益被外国班轮公司拿走并导致我国海运收支严重失衡,而且意味着我国的物流企业在进出口物流领域被封闭在本土市场,导致其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另据中国仓储协会2005年10月发布的《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物流外包的比例只有19%,产品物流外包比例只有31%。商贸流通企业物流外包比例只有17%。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信息反馈质量、增加服务品种、以及提供供应链整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直接的挑战。
  二是生产制造和批发零售等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加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但有时受制于已拥有物流资产投资的束缚,有时受制于对市场诚信的怀疑,有时受制于市场服务供给的不稳定,还有时受制于对企业经营效益现状的满足和对自营物流的良好感觉,因此不愿意改变现有物流管理和渠道格局,或不愿意加大物流外包的力度。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那些享受着高额垄断利润的行业和企业,那些以各种方式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享受着“低成本”的好处,所以这些企业是不会真正关注以降低成本为首要任务的物流管理的。这些行业或企业的存在,不仅对工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对政府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而且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都提出了挑战。
  三是在现行体制下的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以及所有制差别待遇、市场管理乏力等,对我国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企业的一体化运作构成了体制性障碍,限制了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企业注册、财政税收、土地配置、配送车辆进城、交通收费管理、货运代理、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方面的一些政策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尚未建立起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物流业发展还缺乏统一和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的支持。这些均对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深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挑战。
  四是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物流企业自身的组织化水平与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小、散、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虽然这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但是物流企业自身经营观念落后,对市场的认识不深,管理运作粗放,缺乏战略远见,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的状况十分普遍。在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陷入结构性产能过剩境地的时候,“走出去”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对策选择。但我国的物流业在发展战略上还没有做好与自己的客户一起“走出去”开拓市场的准备,在能力方面也还暂时不具备“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市场竞争知识的资源。这就对物流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和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挑战。
 
  总之,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管理和服务观念的落后和传统体制对市场发展的制约。就如同我国一直在努力谋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样,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全方位的。
 
■   文/王 佐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