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凌晨4时30分左右,316国道陕西安康市白河境内K1760+800 处冷水大桥突然垮塌,造成交通中断,1人失足跌入桥下摔伤。接到报告后,省交通厅高度重视,曹森厅长当即和公路局领导研究安排抢修工作。
省交通厅总工程师魏培斌带领公路局万振江、张东省副局长及相关处室和专家赶赴白河县,现场指导应急保畅工作。交通部门已经启动应急保畅预案,成立冷水大桥跨塌事件调查小组,制定了分流路线,在沿线设置了告示牌,安排了专人值守指挥车辆绕道行驶。同时抓紧进行便道抢修,及时发布路况信息,预计到12月5日前绕行道路可以抢通。目前现场无堵塞车辆。
据了解,该桥全长122米,结构型式为1-80m+1-20m箱肋单波拱,设计标准为原汽-13,挂-80,1985年建成通车。经2003年及2005年两次桥梁检测及日常养护巡查,均未发现使用异常现象。
经专家现场调查分析,大桥跨塌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该桥建设等级较低。该桥为原技术标准汽-13,挂-80级,且为双曲拱中钢筋用量较小的箱肋单波,横向联系较弱,经过22年的使用,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不适应日益增加的交通负荷。二是超限车辆剧增。近年来,超限车辆日益增多,尤其是襄渝铁路复线开工后,316线白河境内(K1715-K1794+500)地材的短距离超载运输车辆大幅度增加,超大吨位货车的行驶超出大桥的负荷。
根据袁纯清代省长和交通部翁孟勇副部长的批示,省交通厅采取三条措施:一是抓紧研究建新桥的方案,设计人员已到现场,采取加快措施,力争12月底开工,2007年5月底建成通车。二是对全省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设的国、省干线上的63座此类桥梁进行第三次全面普查,对查出隐患及时加固抢修。三是加大治超力度,把治超从高速公路向国、省干线扩展,切实控制超载车辆上路,建立治超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