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川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铜川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
方案提出,铜川市今年12月底前要建立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体、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监管以交通部门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体制和运行机制。
方案明确了市、县、乡三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的责任,建立以区、县政府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方案理顺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将市公路管理处与市公路管理局职能合并。同时要求各区县政府将区县公路管理站统一更名为区县农村公路管理站,人员经费列入区县财政预算。各乡(镇)政府和涉农街道办事处要配备专兼职助理员,具体督促落实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
方案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渠道。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费主要来源于省级财政和汽车养路费,由省交通厅按照计划统一安排使用。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主要由区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统筹安排,市财政给予补助,具体标准为: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含专用公路)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由各区县和新区管委会财政统筹安排80%,市财政补助20%。
方案要求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数据库,建立农村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各区县政府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铜川市交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