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秦岭所辖区内的机电设施故障主要靠隧道管理机系统反馈及人工排查两种,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对此,在秦岭隧道通风工程软件系统需求分析中,机电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人员以及设计单位共同研讨,首次把设备管理和设备运行记录加入操作系统,形成软件检测硬件、硬件反馈软件、软件提醒、维护人员检测的循环维护回路,首推机电设备“主动维修维护”理念,助推机电管理迈向“智慧化”。
设备管理做到“全”。本次通风工程软件中射流风机、轴流风机的启停操作与CO/VI检测器、风速风向仪、车辆检测器等进行全面联动。任何一个设备故障都会导致反馈数据的缺失,从而迅速判断设备的运转状态,因此设备全面有效管理尤为重要。
软件管理首推“新”。隧道风机控制设备分为上位机,上位机控制电脑位于监控中心,以往的风机控制信息由软件通过通信系统反馈,技术员在监控中心查看风机信息后,还要进行人为判断,对判断出的控制故障、设备故障存在很多主观因素,导致部分故障无法排除。为保障机电软件反馈出的信息准确、精密,提升养护管理水平,新的控制软件特别加入了设备故障提醒功能,故障排除只需软件操作人员确认,大大增加了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
管理记录体现“细”。旧的风机控制软件没有设置设备管理模块,软件操作员无法查看风机系统的故障时间、故障天数及修复时间,仅仅体现故障,管理员无法对故障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统计,而新的控制软件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方便技术员及监控员的日常工作,新的控制软件增设了设备管理模块,工作人员通过管理模块可查看风机运转过程中的各种详细记录,对日常维护、维修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另外还可对修复时间进行比对,提升维护管理水平。
软件运行重在“稳”。技术员及监控员通过控制软件查看风机运转情况,并通过软件更改风机的运行模式,控制软件的运行必须稳定,必须能够保证工作人员任意时刻都能正常操作,否则将给风机设备及隧道行车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软件运行不稳定、服务器数据传输不到位等自身的诟病甚至还会对设备的寿命造成硬性,目前因轴流风机仍在调试阶段,没有接入软件进行控制,但隧道内146台射流风机已通过新软件进行数据查看、远程控制等操作,通过近期的观察检测,新的风机控制软件运行比较平稳,数据反馈也很准确,给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