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随着陕西省西咸北环线等一批高速公路沥青上面层的大面积施工,掀起了我省橡胶沥青路面工程实践应用的高潮。
橡胶沥青是指利用大汽车废旧轮胎,经过破碎、分解、分选,去除约20%的钢丝和杂质后筛分而成的橡胶粉,将其添加在基质沥青中,形成的沥青胶结材料。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橡胶沥青作为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橡胶沥青在陕西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大致历程为:2005年,陕西省第一次在西汉高速公路建设中,采用干法工艺进行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所铺筑的1公里试验段,运营了近2年;2009年建成通车的8车道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在长度为7公里的渭河特大桥上,在陕西省第一次采用了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作为水泥混凝土桥面的封水粘结层,运营至今,使用性能良好;2010年建成通车的6车道十天高速安康至汉中段,全线189公里采用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运营至今,使用性能良好;2010年,在4车道的勉县至宁强高速公路大修中,采用湿法工艺进行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所铺筑的40公里主线,运营至今,性能良好,其级配类型采用ARC-13间断级配,油石比为6.9%~7.1%;2011年,在8车道的西安至铜川高速公路(第二通道)建设中,采用了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并采用湿法工艺进行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所铺筑的24公里主线,运营至今,使用性能良好,其级配类型采用ARGM-13间断级配,油石比为6.6%~6.8%;2014年,在6车道的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第二通道)建设,采用湿法工艺进行橡胶沥青路面施工,铺筑了长度为90公里主线,橡胶沥青采用30目的橡胶粉现场加工,其级配类型采用AR-SMA-13间断级配,油石比为6.4%~6.5%;2015年,在6车道的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第二通道)建设,采用了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并采用湿法工艺进行橡胶沥青路面施工,设计了长度为153公里主线,橡胶沥青采用30目的橡胶粉现场加工,其级配类型采用AR-SMA-13间断级配,油石比为6.4%~6.5%;2015年,在6车道的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建设中,采用湿法工艺进行橡胶沥青路面施工,设计了长度为122公里主线,橡胶沥青采用30目的橡胶粉现场加工。其级配类型采用AR-SMA-13结构,油石比为6.3%~6.4%。
截止2015年底,陕西高速公路橡胶沥青封层应用里程达到300多公里,橡胶沥青路面应用里程近400公里。经估算,已使用橡胶粉约14000吨。橡胶沥青的使用,在替代SBS改性沥青、减少沥青路面开裂、降低路面行车噪声、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减少废旧轮胎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使用橡胶沥青铺设的路面不仅美观,色泽黑亮,而且富于弹性,同时耐老化性能好、节能环保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