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陕西榆林持续遭遇强降雨,辖区高速公路防汛形势严峻。省路政执法总队第七支队闻“汛”而动,以“雨”为令,全员投身防汛保畅一线,以扎实举措筑牢安全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实战演练强能力
7月23日,六大队联合绥延公司、绥延高交大队等单位,组织开展绥延高速2025年第二次防汛应急演练。演练模拟隧道因暴雨导致涵洞堵塞、路面积水、交通中断的突发险情,检验应急响应全流程。大队全员反应迅速、配合密切,展现出良好专业素养与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实战演练有效强化了汛情处置实战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险情积累了宝贵经验。
凝聚合力促保障
7月24日,十三大队联合多部门,召开“一路三方”汛期联席会议。各方重点围绕汛情信息即时共享、应急预警快速响应、抢险救援协同联动等关键环节达成共识,细化了分片巡查机制,进一步凝聚合力、厘清职责。会后,执法人员实地查验养护单位防汛物资储备情况,确保应急物资状态良好、随时可用,增强了辖区应对汛期极端天气的综合防御能力。
预警响应查隐患
7月24日上午,接到陕西省气象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后,十一大队联合相关单位立即对G1812沧榆高速神府段预警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执法人员沿地方道路步行对沿线20余座桥梁逐一进行排查。排查中发现刘塔大桥护坡小范围坍塌后,大队随即上报神府路养中心,并督促养护部门及时修复,确保桥梁安全、河道畅通。
深夜清淤保畅通
7月24日晚,四大队辖区遭遇特大暴雨。四大队联合榆林南路产养护中心,于22:00至次日凌晨2:00对K0+000至K32路段重点区域进行了隐患风险排查。巡查中,执法人员在K15+700(上行)处发现应急车道和货车道因雨水冲刷堆积了长约30米的泥沙杂物,严重影响通行。执法人员与养护人员立即设置警示锥桶,并迅速展开清理工作。经1小时奋战,路面恢复畅通,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下沉一线强督导
根据省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及总队应急指令,7月24日至26日,支队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立即下沉一线、靠前指挥,采取分片包抓形式,率领应急保畅小组分别赶赴榆阳、神木、府谷、米脂、横山、佳县等地,对恶劣天气下“一路三方”分片巡查、突发事件处置及信息报送、重点路段隐患排查、滞留货车分流、灾后抢修保畅等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推动各项安全措施落细落实。
紧急抢险除险情
7月24日至25日,S23定吴高速新安边段、吴仓堡段降特大暴雨。十四大队立即启动红色预警一级防御响应,联合辖区多部门对道路高风险点开展分段排查。24日下午雨势持续增强,25日凌晨险情频发。大队网巡人员通过线上轮巡发现多处严重积水、淤泥堆积,并有高压电线杆倒伏车道情况。十四大队迅速协调高速交警、养护部门,对相关收费站实施交通管制并分流车辆,同时联合清理积水淤泥、清洗路面,并紧急联系电力部门抢修移除高压线。历经18小时连续奋战,成功排除所有险情,道路恢复畅通,有力保障了过往司乘安全。
快速疏通排险阻
7月25日15时20分,受持续强降雨影响,G336杨陈一级公路下行线K862+200处因山洪出现淤泥落石堆积、边沟堵塞等情况。十六大队执法人员联合养护单位、高速交警快速响应,设置警示区域,紧急疏通排水,并联合清理淤泥。执法人员蹚水徒手清理排水口堵塞物。约30分钟后,路面积水和落石基本清除,道路恢复通行。
雨中救助显温情
7月25日上午11时许,九大队执法人员在G20青银高速巡查至K1206+300米处时,发现一辆开启双闪的小轿车停于应急车道。经询问,车辆右前轮爆胎,老年驾驶员因经验不足且紧张,既不会更换轮胎也未设置警示标志。执法人员迅速帮忙设置警示标志,更换备胎,并引导车辆安全驶离就近出口。受助群众深表感谢,执法人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在风雨中传递了温情。
当前,汛期大考仍在继续。第七支队将密切关注雨情汛情,深化联勤联动,完善“叫应”机制,加强隐患排查,以万全准备应对突发可能,坚决打赢汛期高速公路安全保畅攻坚战,为辖区高速公路安全度汛构筑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