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交通运输部安排,7月17日至24日,由黑龙江省和天津市交通运输部门组成的交通运输部督导考评组对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及交通扶贫工作进行省际交叉检查。督导考评组对我省已建成的大荔、礼泉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进行了现场复核,并对新申报的合阳、眉县和宝塔区三个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进行了考评验收。
督导组与相关县区的有关领导、村民和相关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查阅了相关资料。实地查看五个县的农村公路现场,农村客运站点,农村物流网点,随机抽取了10个车购税补助建设项目,了解市(地)级政府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交通扶贫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典型经验和县级政府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和长效机制建立情况、交通扶贫任务进展,以及典型经验和推广情况,检查了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等工作开展情况。
在24日召开的督导工作反馈会上,督导组组长、黑龙江省公路局李俊香局长代表督导组对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及交通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督导组认为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成绩显著,亮点突出,形成了“重视程度高、管理措施实、服务脱贫效果好、发展融合理念新、示范县创建力度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政府重视程度高,贯彻精神措施实。省、市、县级党委政府主管领导认识到位,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政府主导、行业牵头、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由行业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保障“四好农村路”建设顺利开展。
二是“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大,助推扶贫作用明显。全省交通系统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养资金564亿元,新改建和完善农村公路6.2万公里、桥梁7.25万延米,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2.54万公里,贫困地区公路交通显著改善。通过“公路养护+精准脱贫”模式,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实行一岗双责双酬,实现了公路养护、脱贫攻坚“双赢”。
三是健全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举措多。以“两个纳入”为抓手,全面落实管理责任。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夯实管理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全省所有涉农的104个县(区)均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质量监督机构,乡镇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健全,养护管理资金得到了保障。
四是深度融合理念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以“交通+”为主题,坚持与农业、旅游、体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先行官。
五是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示范引领作用彰显。通过省级落实政策激励,各市、县(区)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推广示范县创建经验,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带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发展。
督导组同时指出了我省在省级政策措施方面仍需完善,交通扶贫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四好农村路”建设各项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等三方面问题。建议我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四好农村路”管理,规范内业管理,进一步健全农村客运班线、站点、物流网点基础管理。
厅党组成员、省公路局万振江局长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发言。他对部督导考评组冒着酷暑对省进行督导表示钦佩和感谢。他表示,将以督导指出的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陕西“四好农村路”建设和交通扶贫工作,针对存在的短板将逐项进行研究改进的措施,继续秉承“合力办交通”理念,加快相关措施出台,努力补齐短板,以部督导考评为契机,努力把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和交通扶贫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办公室)